民革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地企协同发展“双鞍”破圈阔面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谋划推动一批高质量“双鞍”科技创新项目
1.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一是加大创新平台支持力度,贯彻落实文件内容,把人才、资金等政策落到实处,对建立国家、省、实际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单位,按三个层级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10万元奖励。二是推动鞍钢股份“极端环境海洋工程装备用钢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并联合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组建辽宁省深远海装备用关键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获得省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支持。
2.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形式。依托鞍钢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3年,力争鞍钢集团“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辽宁鞍钢东大高品质钢铁材料制备及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初步建成;2025年,全力提升钢铁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能级,积极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争取鞍钢中试基地实施中试验证项目5个以上。
3.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认真落实《数字鞍山发展会规划》,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关键环节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支持第三方服务企业搭建数字化赋能平台,提升企业间协同水平和运行效率,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已开发增值服务,引领各类要素高效配置。二是争创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根据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布局高水平研发机构,全力推动鞍钢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并积极谋划建设钢铁科创中心。
4.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一是对“双鞍”科技创新项目保持密切关注,与项目负责人持续沟通,按照节点调度项目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与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完成。二是做好跟踪识别,前瞻布局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准确把握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产业方向研判,引导社会创新资源流向。强化原始创新,培育产业创新主体。梳理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引导各创新主体联合开展攻关,推动跨领域、跨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健全支撑体系,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打造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金融财政税支持政策。深化合作交流,深度融合全球创新体系,支持我市领军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吸引全球新技术产业落地鞍山。
二、加快产业升级,持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共同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围绕2023年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数字经济专项方向)重点支持领域,推报符合要求的项目申报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终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升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升级工程研究院中心分别获得省专项50万元支持。
2.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发改委梳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项目情况,每月按时编写上报《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同时积极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文件精神,组织申报2022年度辽宁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编制《鞍山市新材料产业集群自评报告》,并成功获得2022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
3.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持续鼓励监管企业用足用好各种激励政策措施,加速可研成果向县市生产力转化。下步,将促进科技和产业“双螺旋”提升,不断孵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让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更加担当,在加快构建具有鞍山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发力,努力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中贡献更大力量。
三、搭建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完善人才联合培养体系。一是依托鞍钢教培中心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搭建经营与管理场景,建设精益训练中心,培养精益数字化复合性人才;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培育一批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依托鞍山职教城打造全国一流蓝领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2022年首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15人、2023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5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5人入职鞍钢集团所属企业,实现人力资源供给精准对接,助力“双鞍”融合战略实施。三是面向鞍钢职工开展矿山提升操作作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培训203人次。四是与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现已获省级立项批准。
2.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等部委《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人才振兴的若干举措》,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人才开展“揭榜挂帅”攻关及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开展助力企业入校引才主题活动,主动带领鞍山“8+1+4”产业方向的败家企业深入全国百所高效开展招聘活动。下步,将大力推动校企联动,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全要素配置的创新新科技服务平台,让科技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围绕“钢都英才计划2.0”为企业搭建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高端智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让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更加担当,在加快构建具有鞍山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发力,努力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中贡献更大力量。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创新型人才支持力度,对战略科技人才,给予最高400万元薪酬和购房建立;对于“带土移植”团队,给予最高100万元项目资助;对于柔性引进的专家团队,按照年薪20%-30%比例给予奖励。对市级以上专家人才,在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返回三年,随迁配偶可按原身份安置工作,子女可在义务教育阶段自主择校,每年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就医问诊实行“绿色通道”,在景区、车站享受VIP待遇。对鞍钢集团引进的博士及省级以上人才,落实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就医问诊等事项。2023年市教育局出台《鞍山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优待政策实施方案》,对鞍钢集团高层次人才子女(由鞍钢集团核判)可享受中考择校政策。根据“钢都英才计划”2.0版,累计认定鞍钢集团高层次人才71人,并给予引进人才薪酬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鞍山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鞍钢高层次人才实行“一对一”包保服务,2024年417人申领生活补贴,共计487.7万元;69人申领购房补贴,共计254万元。
四、全力推动节点性平台经济建设,形成产业控制
1.推动鞍山市循环经济发展。发挥鞍钢固废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废钢、冶金渣、废岩等固废综合利用,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圈。以鞍钢绿金为合作主体,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平台项目。对工业固废从源头采购端开始,实施采购、加工、销售全过程和全流程的监管,变无序为有序,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市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回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二次污染和税收流失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彻底改变我市工业固废循环利用产业散、乱、污现状。在有效提升行业科技含量和环保水平的同时,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促进物流产业平台经济发展。利用鞍山钢铁、城市供暖等稳定焦煤需求的便利条件,打造成为区域原燃料储备运输基地和交易中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将鞍山陆港建设成为集钢材、能源、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等大宗货物仓储、转运、加工为一体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速打通“向北开放”通道,建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打造鞍山对外开放的新支点。目前,鞍山陆港保税仓保税仓储业务已于2024年1月正式开通,打造连接全国、贯通全球陆港型物流枢纽平台。1月30日,“首单”进仓货物顺利运抵鞍山陆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下步将向海关总署申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力争获得批复。
3.加强国际贸易平台的建设。通过鞍钢国贸公司“1+6”海外市场布局,17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200多家境内外合作伙伴,广泛开展海外贸易、投资与合作,销售的钢铁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4月15日,在鞍钢国贸印尼分公司支持下,印尼—中国鞍山经贸交流恳谈会在雅加达举行。鞍山钢峰风机有限责任公司、鞍山发蓝股份公司等企业参加恳谈并在鞍钢国贸的助力下开拓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市场。一直以来,与鞍钢国贸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外贸领域央地融合发展,组织地方外贸与鞍钢国贸进行对接,利用鞍钢国贸的国际营销网络资源开拓国际市场,进而实现借船出海。同时支持鞍钢国贸设立海外仓,鼓励我市外贸企业通过海外仓将产品销往国外。
鞍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