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针对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议》第0074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7-30 14:35 来源:两化融合推进科 作者: 点击:


    于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针对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按照《2025年市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任务分工方案》有关要求,我局会同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明确转型认知”的工作开展情况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随着转型工作的开展,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由概念普及向规模化推广演进,企业已基本了解转型概念,并通过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会参展、会同服务商入企指导等具体举措,帮助大部分中小企业解决转型思路不清晰、转型需求不明确、转型过程不顺利等问题。一是完善资源推广经验,通过会议培训扩大影响。组织召开鞍山市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和鞍山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介培训会等,邀请行业专家、成功转型企业代表分享前沿趋势、介绍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与行业顶尖人士交流的机会,拓宽企业视野。组织企业参加历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鞍山市人民政府、鞍钢集团等联合于大会举办钢铁行业智能制造主题论坛等,扩大优秀标杆企业示范作用,传播转型经验与成果。二是以点带面,以试点示范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市以6户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示范,19个省级数字化车间、9个先进级智能工厂为标杆,组织企业赴标杆企业智能工厂实地参观,安排参观企业与示范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洽谈,促进经验移植与合作创新,推动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少走弯路”。分行业梳理数字化转型案例并发布,涵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不同技术领域,以及管理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不同层面,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帮助中小企业明确转型需求及转型方向,同时,会同服务商赴重点企业逐户对接、现场指导。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联合服务商及平台企业深入县区、园区,针对潜在标杆企业的薄弱环节进行现场指导,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突破转型瓶颈。遵循“成熟一个样本、推广一个行业”原则,树立转型典型,争创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二、针对“强化政策引导”的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任务,以政策为引领,扎实推进“数字鞍山 智造强市”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细化转型路径。2022年至2025年逐年制定《鞍山市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应用场景工作方案》,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建立市、县、企三级协同推进机制,围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及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数据共享、技术协同、业务联动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合力。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分层分类扶持。搭建对接平台,举办智慧供应链平台对接活动,促进中小企业与优质数字化服务商精准对接,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根据数字化转型实际,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政策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已累积获评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方向试点示范百余项。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先储备、后培育、再推荐”思路,充分发挥培育库作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及应用场景。对于有一定数字化转型基础、积极性高的中小企业,全力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培育建设智能工厂;对于数字化转型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侧重于数字化车间及应用场景的搭建,通过打造一批基础数字化转型的典型项目,提升行业内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三、针对“保障资金投入”的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及各类专项资金申报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成功获评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鞍山市成功入选辽宁省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聚焦“钢铁延加工、机械装备制造、菱镁材料加工”三个试点行业,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辽宁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工信厅拟安排奖补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二是多线对接,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根据年度政银担企对接计划,组织“政银企对接”“项目路演”“金融超市”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互动活动,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银企对接机制,组织举办线下金融超市活动,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对急需推进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2024年以来,通过积极开展“首贷续贷服务优化提升工程”专项行动。市财政局联合人民银行鞍山市分行组织“首贷续贷服务优化提升工程”行动,发挥党建引领效应,架构“市服务中心+县区服务点”多维服务体系,设置服务点暨党员先锋岗47个,保证我市首贷、续贷全覆盖、无死角。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做好各类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充分发挥中央、省、市各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夯实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引导重点行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应改尽改”、规下工业中小企业“愿改尽改”,推动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落地实施。

    四、针对“关注人才培养”的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积极推进“数字鞍山 智造强市”建设,依托“一基地一中心”高质量搭建数字化人才队伍发展基础环境,多举措提升数字化转型相关人员实践能力。一是以省级实训基地、体验中心,探索政产校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市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羽嘉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中心”获评省级称号,实训基地已为鞍山企业提供2000多人次的技能提升培训,研发中心助力中小企业培养一批具备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鞍山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二是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与企业自主评价为抓手,构建数字化人才培育新机制。将电子商务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数字类职业(工种)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鼓励并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师培训,并按规定落实补贴政策。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结合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自主确定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评价标准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法。

    下一步我市将以优质资源池供给人才培养,持续整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及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推广实训中心,引导人才在实战中提升能力。畅通人才供需对接渠道,确保培养体系紧密贴合产业升级需求,为“数字鞍山 智造强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鞍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