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五链”融合推动民营经济振兴》第202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31 14:19 来源:制造强省建设推进科 作者: 点击:


    史忠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五链”融合推动民营经济振兴的提案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心。与您在议案中提到的意见相一致,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在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加速融合,挖掘各链优势,多元支撑夯实产业基础,现就落实提案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我市立足自身产业根基与资源禀赋,聚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分别制定了我市“8+1”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动态评估与迭代优化机制,构建"空间布局+产业链条+创新生态"三维立体规划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以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撑全面振兴

    二是提升创新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数改、技改、能改、环改、安改等“五项改造”为抓手,聚焦钢铁、菱镁、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改造。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高质量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构建成熟产业中试体系,提升创新载体成果转化活力。举办各类成果发布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移。加大力度提高技术合同登记金额。强化院校合作,持续巩固辽宁大学鞍山城市研究院成果,加速推进项目合作。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工程,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优化人才链,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围绕我市的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选拔培养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开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兴辽英才计划”优秀工程师选拔推荐工作。积极向重点产业、重点大型民营企业倾斜,鼓励民营企业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积极申报,激励民营企业高端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加强我市民营经济所需人才支持力度。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鼓励学校与企业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立足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安农高区两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校企人才培养全面升级。成立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岫岩县乡村振兴学院、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台安县乡村振兴学院,实现大学与企业、政府三方的深度合作。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发展,将民办学校教师纳入整体教师培训体系。

    四是强化资金链,完善企业融资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持续开展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项目融资路演活动,征求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科技担保公司、基金公司等开展点对点融资对接活动。持续强化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求专项资金体量实现增长。协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计划,尽早培育客户、储备项目,加大信贷投放,用活用足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带动产业升级壮大。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对接机制。

    五是补强政策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2025年4月,市工信局、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和市人社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鞍山市“四链融合”工作方案》,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协同、资金保障、人才引领,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塑造振兴新优势。此外,我市已先后出台《鞍山市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鞍山市稳企安商优服务工作方案》等一些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通过“鞍心直通车”、项目管家、召开大会等形式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文件和项目服务指南。实施“鞍科贷”贴息补助政策,对单个科技信贷项目(本金不高于1000万元)按执行利率给予2%的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首次认定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励性后补助资金。打造全流程服务“工具包”,出台《鞍山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梳理省市扶植政策共66项,收录我市24家金融机构28款特色金融产品,全方位推动完善民营企业政策环境。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五链融合”为总抓手,坚定扛起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担当,紧扣“政策破壁、平台赋能、资本活血、人才强基”四大核心,持续深化产业链筑基、创新链突围、资金链活血、人才链支撑、政策链护航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各链优势,培育优质企业,做优产业能级,奋力将鞍山打造成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为民营企业发展贡献工信力量。

     

    鞍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4日